电话:0754-88650988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职场江湖

汽车供应链企业裁员 15%:撕开汽车产业链 “内卷” 伤疤

  2025 年 8 月初,一则汽车供应链企业裁员 15% 的消息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。这家企业自成立以来便深陷亏损泥潭,生产订单持续萎缩,叠加原材料价格波动,经营压力陡增。

图片

  更令人揪心的是,在正式裁员通知发布前,员工已陆续离职,生产线多次因 “人手紧缺” 被迫停摆。这并非孤立事件,而是整个汽车产业链深陷 “内卷” 漩涡的真实写照 —— 从上游零部件厂商到下游经销商,越来越多企业正经历相似的生存考验。

  为缓解供应链资金压力,2025 年 6 月 1 日,新修订的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》正式实施。条例明确要求大型企业向中小企业付款不得超过 60 天,同时禁止以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方式变相延长账期。

  政策落地 10 天内,一汽、广汽、比亚迪等近 20 家车企集体响应,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 60 天内,一度让行业看到减负曙光。但现实很快浇了冷水:部分车企虽发布响应通知,采购合同条款和财务审批流程却 “换汤不换药”。

  有供应商透露,车企常通过 “模糊付款起算时间”“延长验收周期” 等隐蔽手段拖长账期,“产品交付后,厂家内部审核能拖一个月,后续付款自然跟着延后”。更无奈的是,到了合同审批环节,常出现 “找对接人要层层转达,有时等一周都没消息” 的困境。

  面对账期执行的虚与委蛇,供应商却选择集体沉默。“我们只能等车企发通知,不会主动提缩短账期”,某零部件企业负责人的话道出行业常态。这种被动源于供应链长期供过于求的格局:为保住订单,中小企业不得不屈从车企的条款,形成 “车企主导、供应商依附” 的畸形关系。

  账期已成为勒紧供应商资金链的枷锁。Wind 数据显示,2024 年上市车企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平均达 182 天,“货交了,钱要等半年到一年” 成行业常态。更严峻的是 “账期 + 承兑汇票” 模式 —— 车企给付 6 个月承兑汇票,意味着供应商在账期结束后还要再等半年才能回款。双重挤压下,2024 年中国零部件企业数量从 9.3 万家骤减至 7.3 万家,降幅近 20%,2025 年上半年情况持续恶化;汽车经销商同样承压,2024 年退网总量达 4419 家,4S 店总数环比减少 2.7%。

  繁荣表象下的危机更值得警惕。2025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连续四月超 50%,产销数据亮眼,但 2024 年底行业产能利用率仅 59%,远低于 80%-85% 的健康线,结构性过剩凸显。与此同时,2025 年 1-5 月行业利润率仅 3.9%,低于下游工业企业 5.7% 的平均水平。为保市场份额,数百款车型上半年集体降价,部分新车上市不足三月就降价超 5 万元。“以价换量” 的代价,是车企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供应链,供应商陷入两难:接受长账期可能资金链断裂,拒绝则可能失去订单。

  破局曙光已现。一汽组建跨部门专项工作组,形成账期管理闭环;广汽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;赛力斯通过数字化实现账期透明可追溯。支付方式革新同步推进:一汽对中小企业执行 100% 现金支付,广汽现金转账占比达 95%。反内卷行动初见成效:2025 年 7 月乘用车降价车型从 2023 年同期 23 款减至 17 款,6 月行业利润率回升至 6.9%。

  解局需多方发力:车企应提升资金管理能力,借鉴头部企业数字化经验;供应商需构建技术壁垒、多元化客户布局;行业则要摒弃无底线 “价格战”。唯有如此,汽车产业链才能走出 “内卷” 泥潭,重拾健康发展动能。

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客服服务热线
0754-88650988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©2024 YYOK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汕头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:粤B2-20050302号

地址:广东省汕头市珠港新城龙光世纪商务中心10幢1103 EMAIL:ok@yyok.com

用微信扫一扫